總結近年來人社法治工作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方面,而交流各地法治人社建設經驗則會有利于進一步分析面臨的形勢,全面推進法治人社建設進行部署則是進一步的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。其中的重要方面社會保險法的內容包括哪些?以下內容由小編為您整理。
社保法主要內容
調整離退休人員養老金、工傷保險待遇,在全國率先試點將重度失智老人納入政策保障,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政策。
統籌調整離退休人員養老金、工傷保險待遇。按照國家、省統一部署,適時適當提高保障水平,統籌調整離退休人員養老金,調整工傷1~4級人員傷殘津貼、生活護理費、供養親屬撫恤金待遇標準,調整工亡職工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,確保各項社會保險待遇及時足額發放,擴大人民群眾獲得感。
完成異地安置退休人員跨省就醫直接結算工作,解決參保人員跑腿墊資難題。按照國家部署,做好本市醫保經辦機構和定點醫院與省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的對接,年底前實現異地安置退休人員跨省就醫住院費用直接聯網結算。
實施補充醫療保險制度,加大對重特大疾病保障力度。推進補充醫療保險制度落地實施,制定補充醫療保險目錄及管理辦法,加大對重特大疾病保障力度,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。鼓勵商保公司開展團體和個人補充醫療保險,研究改革醫保個人賬戶制度,發揮商業保險補充作用,確保制度可持續發展。
完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,在全國率先試點將重度失智老人納入政策保障。做好重度失智老人“失智專區”護理試點工作。大力推進農村護理保險業務,擴大農村受益群體。
按照國家、省統一部署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政策。繼續落實參保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低至18%、參保單位和職工個人的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分別降至1%和0.5%、工傷保險平均繳費比例降至0.57%的政策,減輕參保企業和職工負擔。
全面落實全民參保登記工作,實現由制度全覆蓋向人員全覆蓋轉變。完成本市未參保戶籍人員入戶調查登記,完善全民參保登記庫,做好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工作,實現本市社會保險制度由制度全覆蓋向人員全覆蓋轉變。
實施“互聯網+社?!毙袆?,創新經辦管理服務模式。利用互聯網技術,推進信息化與社會保險經辦業務深度融合,推行網上經辦、掌上社保、自助終端等業務服務新模式,試點建設“智慧社保服務大廳”,啟用并推廣“掌上預約服務”系統,為參保人提供高效、便捷、個性化的服務。
開展“社保扶貧”行動,助力參保貧困人口精準脫貧。將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社會保障體系,對個人繳費部分按規定標準給予補貼,實現農村貧困人口養老、醫療保險參保率兩個100%。做好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和跨地區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工作,促進農村貧困人口轉移就業。貫徹市委市政府部署,積極落實城鎮扶貧政策。
基本醫療保險、工傷保險、失業保險、生育保險、社會保險費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,在實際的生活中,大家能夠享受到更多的關于自己切身利益的保障。于此同時,仍然會出現很多不可預料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