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“一勺糖就能提鮮。”很多美食愛好者在做菜的時候,都會不自覺地養成一個習慣——在菜肴中加糖。有一種說法是炒菜時加一勺糖,就可以增加菜的“鮮味”。糖的好處不止于此,但是,壞處也不少,尤其在升血糖和增體重方面。
首先,說說大家為何喜歡加點糖?
很多人認為甜食可以讓我們多分泌“多巴胺”,讓人心情變好。有人心情低落的時候總會吃點小甜品,來安慰一下自己受傷的心靈,也會在菜里加點糖,讓自己開心加倍。
糖作為調味品,可以中和咸味,緩解酸味、辣味、苦味,還有“提鮮”的效果。另外,炒糖色可以給肉類等食材上色,讓肉柔軟多汁。糖與氨基酸或蛋白質在高溫加熱的狀態下會發生“美拉德反應”,這種做法創造出了許多色澤誘人的美食,如Q彈滑嫩的紅燒肉、鍋包肉、糖醋里脊等。
加點糖也可以縮短面食的發酵時間,使得面食做出更加松軟可口。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面包吃著松軟又香甜,其實是糖給了很大幫助。
如果習慣了多吃一些糖,會怎么樣?
炒菜放糖,增加了菜品中的糖分含量,使得大腦分泌多巴胺,會讓人越吃越想吃,不自覺地吃多一些,時間長了會有肥胖的風險。
此外,糖是導致肥胖的重要因素,多余的糖分消耗不掉會增加體重,此外,過量食用糖還可能引起代謝紊亂。每次炒菜多加一勺糖,對本身就有糖尿病的人來說很不友好,可能會導致一頓飯的糖含量超標,甚至加速病情惡化。
在2014年《美國醫學會雜志內科學》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,高糖飲食和心臟病有關聯。此外攝入太多的糖,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對DNA、膠原蛋白的形成,導致皮膚松弛加速衰老。
總之吃糖太多,對身體壞處很多,要嚴格控糖。
糖這種調味品,有什么替代品嗎?
但是也有人就是喜歡菜里放糖這種做法,覺得不加糖,菜都“失去了靈魂”。
為了健康考慮,盡量別放,如果非要放糖,也要少量少量再少量!可以使用有甜味、酸味的天然食品替代,比如加點檸檬等等。
控糖還是很重要的,不同年齡段都要控制好量。中國營養學會建議,成年人每天攝入糖量不要超過50g,最好保持在25g以內。如果有肥胖、糖尿病等疾病的人,要再減少。尤其要注意,兒童的攝入量對比成年人要更少一些,盡量引導孩子們吃水果,少吃含糖飲料、糖果、蛋糕等甜食。
同時也要注意隱形糖,很多食物里都有糖分,比如泡菜、豬肉脯等加工類食物都含有糖,這部分糖也要計算在內。
總之,做菜的時候盡量別放糖,為了口感和色澤犧牲健康得不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