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月6日,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《2024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》,其中提到,“車輛統籌保險”投訴激增,消費者權益難以保障。
近段時間以來,有大量消費者投訴反映一些“汽車服務公司”以保險公司名義對外銷售“統籌保險”,消費者一旦購買此類“統籌保險”,將面臨多重風險。消費者投訴的問題主要有:
一是虛假宣傳冒充保險進行銷售。業務員冒充知名保險公司,將“統籌保險”包裝成正規商業保險,消費者付款后才發現保單并非由正規保險公司出具。
二是售后理賠難。消費者反映“統籌保險”公司客服電話無人接聽,業務員失聯;出險后不僅只能到指定修理廠,還面臨賠付難等問題。
三是退保難。消費者發現問題后要求退款,卻遭遇商家拖延或拒絕。即使合同未生效,消費者提出退款時仍被收取高額手續費。
我國《保險法》第六十七條規定,設立保險公司應當經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。而銷售車輛統籌業務的公司并非保險公司,其公司名稱一般為“汽車服務公司”或“運輸服務公司”,注冊時也無需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。
“車輛安全統籌”也一般限于運輸企業內部互助,每位成員繳納一定費用,事故司機可從這筆費用中獲取賠償。與保險公司相比,此類公司的風險補償能力及資金安全性相對較低,消費者購買“安全統籌名義的保險”存在理賠難度大、統籌公司跑路風險高、不受政府監管等多重風險。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汽車商業險時謹慎識別,避免選擇此類產品。
來源 | 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
2025年2月6日,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《2024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》,其中提到,“車輛統籌保險”投訴激增,消費者權益難以保障。
近段時間以來,有大量消費者投訴反映一些“汽車服務公司”以保險公司名義對外銷售“統籌保險”,消費者一旦購買此類“統籌保險”,將面臨多重風險。消費者投訴的問題主要有:
一是虛假宣傳冒充保險進行銷售。業務員冒充知名保險公司,將“統籌保險”包裝成正規商業保險,消費者付款后才發現保單并非由正規保險公司出具。
二是售后理賠難。消費者反映“統籌保險”公司客服電話無人接聽,業務員失聯;出險后不僅只能到指定修理廠,還面臨賠付難等問題。
三是退保難。消費者發現問題后要求退款,卻遭遇商家拖延或拒絕。即使合同未生效,消費者提出退款時仍被收取高額手續費。
我國《保險法》第六十七條規定,設立保險公司應當經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。而銷售車輛統籌業務的公司并非保險公司,其公司名稱一般為“汽車服務公司”或“運輸服務公司”,注冊時也無需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。
“車輛安全統籌”也一般限于運輸企業內部互助,每位成員繳納一定費用,事故司機可從這筆費用中獲取賠償。與保險公司相比,此類公司的風險補償能力及資金安全性相對較低,消費者購買“安全統籌名義的保險”存在理賠難度大、統籌公司跑路風險高、不受政府監管等多重風險。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汽車商業險時謹慎識別,避免選擇此類產品。
來源 | 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